茅酒之源·百年醬香·王茅傳人·再現經典
中國貴州茅臺鎮,山川秀麗,人杰地靈,釀造美酒的歷史源遠流長。早在西漢時期,這里出產的“枸醬酒”就被漢武帝以“甘美之”稱贊。唐宋元明清歷代,茅臺酒一直為酒中佳釀,享譽相鄰各省。
十九世紀初,茅臺鎮貧苦青年王振發,以勤勞聰慧的稟賦,為當地張姓商人招婿入贅。逐漸發展成為一方巨富。
清朝末年,王振發嫡孫王澤履,在祖傳酒坊“天和號”的基礎上,增資擴股,創立“榮和酒坊”,釀制出遠近聞名的“茅臺燒”。1915年,王家榮和酒坊的“王茅”和華家的成義酒坊的“華茅”,被一同選送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“巴拿馬萬國博覽會”,榮獲金獎。茅臺酒一舉成為世界名酒,聲名遠播。
1935年,中央紅軍三渡茅臺,王家用最好的茅臺酒慰問毛澤東、周恩來、朱德、劉少奇、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紅軍將士,在當時缺醫少藥情況下,用茅臺酒來擦洗、療傷,療效顯著。解放后周總理曾說:“紅軍長征的勝利,也有茅臺酒的一大功勞。”
1951年,王家“榮和酒坊”、華家“成義酒坊”、賴家“恒興燒坊”被公私合營改造成國營貴州茅臺酒廠。王家釀酒的傳奇經歷漸漸被歷史的迷霧層層掩埋。
改革開放后,王澤履嫡孫王宗德,秉承誠實寬厚的家風,用先輩口傳身授的手工工藝、傳統方法和家傳的制曲秘方,采用茅臺河谷的本地紅高粱,取清澈的赤水河河水,釀制出純正原始風味的美酒佳釀,傳世美酒“王茅”終于拂去歷史的塵埃,再續經典。